我与市人民医院共成长之六张立明:重症医学研究更进一步
党委办公室|2018-05-22 10:16:00
阳光、开朗,喜欢打篮球、羽毛球的张立明,是重庆市人民医院江北院区内科一位青年医生。他说,虽然自己爱好广泛,但最喜欢的还是为之奋斗了10余年的内科学专业,为了让重症结核患者得到更多的帮助,他调整自己的亚专业,从零开始学习重症医学。伴随着市人民医院的成长,他对医院的美好未来充满了期待,也希望自己在重症医学上更进一步。
与结核病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5年7月,从山西医科大学毕业的张立明来到了重庆市人民医院江北院区原重庆市肺科医院,开启了人生新的一页。在老一辈师长的指导下,他与结核病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医学生,毕业之前是很难想象自己会干传染病工作的,毕竟传染病也会让医疗专业人士害怕,害怕自己也被传染上。而且患结核病的病人多为社会底层人群。”张立明坦言,随着时间的流逝,张立明逐渐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自己的专业。因为传染病患者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他们不但有病,而且还是传染病,所以需要更多的关爱。
刚到医院不久,张立明所在的科室收治了一位青年女患者。她骨瘦如柴,离不开氧气,需要24小时不间断吸氧,有点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她的母亲经常和张立明等医护人员说,她女儿以前非常漂亮,刚生了小孩,原本应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是结核病摧毁了这一切。
“在我们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这位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重新焕发青春。”张立明说,这让他第一次体会到了作为医生“救死扶伤”的价值。
为从容应对重症患者调整亚专业
但张立明坦诚道,在工作中他也遇到过很多的困惑,比如:结核病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时间需要多学科会诊,但是专科医院缺乏其它专科的协作;重症结核病病人需要住重症病房,但因为有传染性,普通综合医院ICU不接收此类病人,而结核专科医院又缺乏重症医学专科。
随着2016年3月市人民医院的成立后,这一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当结核合并症出现的时候,张立明再也不用担心了,因为多学科的会诊让诊断变得很简单。
不过,遇到重症结核的时候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张立明坦言,为此,他调整了自己的亚专业,逐渐重视重症医学。呼吸机、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穿刺、血流动力学,这些重症知识从零开始学习。
为提高重症技能努力进修学习
市人民医院的成立,对各个科室的发展和医生的诊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张立明这样的青年医生更多的学习机会。为了全面、系统地提高重症技能,2016年,张立明申请到北京协和医院内科ICU进修学习。协和医院内科ICU是行业的标杆。因此,这次进修学习,无论是诊治理念还是专项技术,都让他对重症医学有了深刻的认识。
张立明说,在诊治理念方面,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诊治过程的严谨,虽说这在医疗的每个地方都被强调,但在协和医院再次被得到了强化。每一个诊断都必须要有充足的依据,不能臆断,每一次给药都有强力的证据支持,不能靠经验,如果在紧急情况下你不知道该做什么,那什么都不做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其次,ICU的病人和普通病房的病人差别很大。普通病房的病人基本上能够自己自由活动,但ICU的病人完全不一样,通俗点说“吃喝拉撒”都得靠医护人员。因此,对待每位ICU患者都应像对待刚出生的宝宝一样,细致加认真,哪怕是患者没有拉大便也是大事,得赶紧处理。
为挽救生命掌握各种专科技术
除了诊治理念,这次学习让张立明掌握的专项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只有掌握专科技术的医生,用好高级的设备和恰当的药物,才能最大程度挽救病人的生命,两者缺一不可。”张立明说。
ICU集中了医院里最高精尖的设备,多参数监护仪、血流动力学和神经监护设备、呼吸机、血滤机、心肺辅助设备,不过ICU并不是把仪器设备和高级药物简单的堆砌,而是要科学组合的应用到患者身上。
在血流动力学专科技能上,张立明收获也很大。血流动力学是分析ICU患者病情的重中之重,无论是从发现到纠正,都必须快准狠,血流动力学分析水平也很能反应一个ICU医生的水平。
此外,他对ECMO也深入了解学习。ECMO作为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终极武器,现已在我国逐渐发展,但其副作用与并发症来得也更为猛烈,常常让很多医生望而却步,但ECMO代表ICU发展的前沿,是一块必须啃下的骨头。
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
把医生的责任与担当付诸于行动
“能在全国排名第一的医院学习,是我的荣幸。”张立明说,这次学习让他全面、系统地提高了自己的重症技能。但夜深人静的时候,ICU滴滴的报警声正如心跳一样,让他深切体会到了作为一名重症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一腔热情、抱负的张立明回到市人民医院后,踏实工作,并把学到的诊治理念、专业技术运用到了临床上。因表现突出,2016年获得了院级病例书写竞赛优秀个人,2017年获得院级优秀住培带教师资、院级优秀员工等荣誉。
“如今,市人民医院已经2岁了,新院区也即将投入使用,我愿与医院共成长,对美好未来充满了期待,希望未来医院成为区域性医疗中心。”张立明说,有了人民医院这一平台,他们有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对于未来,张立明也有一些小计划,希望自己在重症医学上更进一步,特别是:血流动力学分析、持续肾脏替代治疗、重症超声;学术上发表一篇SCI,申请市级科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