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人院简报2018第2期总第481期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急诊科演绎亲情故事
|2018-02-08 09:01:45
“真的非常感谢急诊科医护人员这十几年来对我们家刘爷爷的照顾、关心和护理,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感动,谢谢你们!”刘爷爷的老伴儿激动地说道。
刘爷爷80多岁,是急诊科一位十几年的老病人,最近病情加重转到住院部治疗,为了表达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感谢,刘爷爷老伴儿携全体家庭成员专程来科室感谢医护人员,并送来了精心制作的锦旗。
十多年来,刘爷爷与急诊科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医患联系紧密。护士会定时打电话回访,询问刘爷爷的身体状况,作出相应的指导,而刘爷爷有问题也会电话咨询,病情变化也会第一时间和急诊科医生护士联系。在护士们眼中,刘爷爷为人谦和、和蔼可亲,家属们也都彬彬有礼。而在刘爷爷及其家属心里,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技术过硬、态度亲和、照顾有加,这也是他们十几年都在此就医的原因。
刘爷爷和老伴儿独居,住在离急诊科二十分钟路程的老房子里,渝中区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差,儿女们想接老人到新房同住,刘爷爷拒绝了。儿女们又在南山给老人买了养老房,那里环境好、空气清新,对刘爷爷的病情有好处。刘爷爷还是拒绝了,因为这里离急诊科近,离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近,住在这里他更安心、踏实。
这些安心、踏实都是急诊科医护人员用行动建立起来的,还记得那次刘爷爷COPD急发,还在重医进修的刘健医生接到电话立即驱车将刘爷爷接到急诊科,护士连忙给他安置体位、吸氧、雾化、用药、安慰……让他很快从濒死边缘缓和回来。刘爷爷说,急诊科的护士真的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每一声“刘爷爷”都喊进了心里。刘爷爷的儿子说:急诊科的护士用自己的方式关心着每一位患者。护士们会抽空帮老人或没有家属的患者缴费、取药;会抽空陪行动不便的患者如厕;会给患者倒热水、盖被子、热饭……虽是琐碎的、不起眼的事,但他都看在眼里,儿女不常在身边,刘爷爷在这里看病他很放心。在他心里,三院不仅医风正、医德好、技术精湛,更重要的是有人情味儿。
病重的刘爷爷嘱咐家人,一定要单独为急诊科护士送一面锦旗了却他的心愿,“倾一腔真情热血,换万家安宁健康”这是刘爷爷一家精心为急诊科护士制作的锦旗,这既是肯定,也是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