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专业情况

系统|2019-02-22 11:30:31

呼吸科专业情况

一、科室概况

重庆市人民医院(中山院区)呼吸科于1993年独立建科,2005年成立了重庆市第一个呼吸疾病医患协作组织“哮喘之家”,科室成为重庆市卫生系统首个“全国青年文明号”。2010年,中山院区呼吸科以“强化基础、细化服务、特色创新”为目标,积极树立重庆市市级医院呼吸内科的领先品牌。2011年获得呼吸内科学硕士点授权。同年科室成立了西南地区首个呼吸康复中心,承办了GINA-ARIA中国医师培训项目重庆站的活动,并于2012年初通过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全市初评。2013中山院区呼吸科、胸外科和江北院区呼吸一科和呼吸二科整合为呼吸中心,努力打造优势学科。胸外科是西南地区最早创建的外科二级分支专科之一,也是西南地区心胸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江北院区呼吸一科和呼吸二科是原肺科医院的骨干科室,在治疗难治性结核、结核危重症、并发症及后遗症等方面积累了近60年的丰富经验。2013年中心承办了西南地区首次《COPD患者管理和呼吸康复》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目前以“慢阻肺患者管理与肺康复”为平台,以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项,市级10余项。完成了西南地区首例支气管镜肺减容手术,手术例数和水平均居西南第一。

目前,全科共有医护技人员72人,其中医生中主任医师5位,副主任医师8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9名,博士后1名,博士1名,硕士1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留学归国人员3名,主管护师2名。 全科现有用房面积1200余平方米,展开床位120张,拥有设备总值700余万元,年收治各类病人12000多人次。5年来,科室承担包括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委项目、重庆市卫计委和渝中区科研项目等各类课题10项,总经费60余万元。

二、学科特色

1. 呼吸慢病的系列化诊治

科室作为西南地区首家呼吸康复中心,长期坚持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规范化诊治,第一时间做到了国际指南同步。2005年率先成立了重庆市第一个呼吸疾病医患联谊组织“哮喘之家”,随访率100%,2011年建立了西南地区首家呼吸康复中心。形成了从戒烟一直到呼吸衰竭的完整诊疗体系、防治康复三位一体的整体化医疗特色。包括承办了“GINA-ARIA中国医师培训项目”重庆站的活动,主办西南地区首次“COPD患者管理与呼吸康复”国家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完成西南地区第一、二例支气管镜肺减容手术。相关科研工作在市级医院中更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面上项目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各1项,市卫计委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3项,总经费50余万元。

2. 肺血管病与肺间质病

我院是重庆市心肺血管疾病医疗研究中心。作为骨干科室,科室一直致力于相关的诊疗工作,1名博士师从世界肺间质病专家委员会副主席Costabel教授专修肺间质病,目前在活血、抗凝、抗氧化、激素与免疫调节、无创通气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获得重庆市卫生局课题和渝中区课题各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3. 肺癌的系统诊治及介入肺脏病学

科室始终坚持与国际肺癌诊治指南同步,积极开展肺癌的系统化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临床疗效也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介入肺脏病学一直走在重庆市的前列,成功地开展了胸膜活检、经皮穿刺肺活检、无痛支气管镜检查、内科胸腔镜、球囊扩张治疗气道狭窄、钬激光、氩气刀、高频电、冷冻+记忆合金支架置入治疗气道良恶性狭窄及气管食管瘘、支气管动脉栓塞与支气管腔内球囊封堵治疗大咯血、放射性粒子植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结合栓塞治疗晚期肺癌等多项新技术。同时与胸外科紧密合作,按照“内外共治、整体医疗”模式走多学科协作诊疗之路。内科的参与为高危患者耐受手术、完成高难手术创造了条件。同时以高分辨CT图像后处理为基础,开展了早期肺癌的筛查、随访和诊疗。

4. 肺结核的系列化诊治

江北院区呼吸一科和呼吸二科作为原肺科医院的骨干科室,在肺结核的规范化诊治,尤其是复杂/难治性肺结核、结核危重症、并发症和后遗症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呼吸中心成立后最大限度地整合了既有的介入肺脏学和呼吸危重症救治的优势,形成了鲜明特色,开展了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氩气刀+局部滴药、临时支架置入等方法治疗结核瘢痕狭窄,该院区的RICU是我市第一个专门收治危重症结核患者的整体化监护室。

三、专业组人员情况

1.专业负责人情况

黄勇,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重庆医科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呼吸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病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副主委、结核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委会委员、重庆市生理科学会危重症专委会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危重症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审稿人、美国胸科学会会员。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呼吸内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分别于2000年、2006年获得第三军医大学内科学(呼吸系病)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呼吸内科和ICU、德国Duesseldorf-Essen大学Ruhrlandklinik西德肺病中心做访问医生,先后接受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临床药理学高级培训、香港医院管理局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感染联合培训。临床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2002年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2013年连续3次获得腾讯大渝网“医者仁心”奖。主持国家和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市卫计委重点课题和渝中区科研课题各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期刊英文论著3篇,参编专著3部。主要临床及科研方向为气道感染应答、呼吸危重症、肺血管性疾病及介入肺脏病学。

2.研究组成员情况

成员

姓名

性别

技术职称

GCP培训情况

专业负责人

黄勇

主任医师

合格

研究医生

胡静

主任医师

合格

研究医生

李国庆

主治医师

合格

研究医生

罗懿

主治医师

合格

研究护士

彭静

主管护师

合格

研究护士

黄乐春

护师

合格



四、门诊量及出入院情况

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门诊量(人次)

41966

43015

44287

入院人数(人次)

3912

4401

4501

出院人数(人次)

3896

4337

4456



五、 科研情况

1.承担科研项目

(1)铜绿假单胞菌唾液酸寡糖抗粘附剂与宿主气道防御系统联动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1-2013年,30万元,已结题。

(2)铜绿假单胞菌糖指纹数据库的建立与糖类抗黏附剂的筛选,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06-2008年,3万元,已结题。

(3)COPD规范化管理对COPD控制的影响研究,重庆市卫生局科研课题,2011-2013年,3万元,已结题。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患者糖皮质激素敏感性表型研究,重庆市卫生局科研课题,2011-2013年,3万元,已结题。

(5)大蒜素对MDR-TB感染下STAT信号通路的效应,重庆市卫生局科研课题,

2012-2014年,3万元,已结题。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患者氧化应激和红细胞流变学的异质性研究,重庆市卫生局科研课题,2012-2014年,3万元,已结题。

(7)PM2.5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MUC5AC高分泌的可能机制,重庆市卫生局科研课题,2013-2015年,3万元,已结题。

(8)合并非活动性肺结核对CPFE的影响,重庆市渝中区科研课题,2014-2016年,6万元,在研。

(9)基于Chartis系统难治性气胸治疗策略,重庆市卫计委科研课题,2015-2017年,3万元,在研。

(10) 基于手机平台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四级肺康复体系的建立与优化,重庆市卫计委科研课题重点项目,2016-2018年,5万元,在研。

2.主编、参编专著

(1)黄勇参编:《野战内科急救学》,2005年,人民军医出版社。

(2)黄勇参编:《重庆市内科继续教育教材(第一版)》,2001年,重庆市卫生局。

(3)黄勇参编:《重庆市内科继续教育教材(第二版)》,2006年,重庆市卫生局。

3.科室发表文章

(1)张燕,黄勇,李国庆,等. N-乙酰半胱氨酸对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患者氧化应激和肺功能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22):2297-2300.

(2)黄勇,张燕,王璨丽,等.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早期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临床价值.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

(3)王璨丽,胡静,秦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断中的应用及预后评估价值.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9):1440-1443.

(4)王璨丽,胡静,罗懿.妊娠晚期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纤维支气管镜下经鼻实施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7):2689-2691.

(5)胡静,王璨丽,陈相,等.规范化管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观察.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8):1018-1019.

(6)胡静,王璨丽,罗懿,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与防治对策研究. 重庆医学,2010,39(11):1347-1349.

(7)胡静,王璨丽,罗懿.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重庆医学, 2010, 39(13):1660-1661.

(8)胡静,熊邦泽.艾迪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胸腔积液65例疗效观察.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9(2):160-161.

(9)胡静,熊邦泽,朱金梅,等.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重庆医学,2009,38(4):436-437.

(10)涂静,陈昌碧,顾顺华.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心绞痛患者的疗效. 中国新药杂志,2005,14(6):768-770.

(11)涂静,杨俊泽,顾顺华,等.前间壁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斜肩现象3例.重庆医学,2003,32(1):40-40.

(12)涂静.胸腔积液的B超诊断.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2,4(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