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专业情况

系统|2019-02-22 11:29:41

内分泌科专业情况

一、科室概况

我院内分泌科是全市市级医院中最早开设内分泌专科,最初为内科内分泌治疗组,始建于1979年。2011年3月1日,内分泌病房迁至现在的新病区,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科室。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从90年代起陆续开展各种激素的测定,以及放射科CT、MRI技术的进步,为内分泌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末梢指血糖的监测,包括胰岛素泵在内的各种胰岛素强化方案为初发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围手术期和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快速达标提供了保证。与核医学科、普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多学科合作,为甲状腺患者提供药物、131I及手术等多种治疗方案。近几年包括垂体瘤、肾上腺疾病、痛风、骨质疏松等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也逐步开展。2005年开展的下肢血管介入手术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确切,使部分患者免于截肢的痛苦。

为探索糖尿病患者教育的新模式,规范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定期在门诊和病房开展糖尿病教育,以及开设糖尿病专科护士门诊和住院患者的饮食食谱的制定等。深入社区提供基层医院的糖尿病管理水平并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将逐步建立糖尿病医师工作站、糖尿病患者信息管理和咨询网络平台,并利用各种实验室和诊断检查工具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和心血管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内分泌科在编床位52张,现有医师12人,其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人;博士后1名,在读博士3名,硕士5名。有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内分泌学组成员1名,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微血管学组成员1名,重庆市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分会副会长1名,重庆市预防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名,重庆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委员1名,重庆市医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委员1名,重庆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1名,重庆市中医学会老年专委会副主任委员1名,重庆市中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委员1名,司法鉴定人3名。

二、学科特色

主要研究方向:(1)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诊治 (2)糖尿病慢病管理及糖尿病患者教育(3)甲状腺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三、专业组人员情况

1. 专业负责人情况

王红漫,内分泌代谢专业主任医师,硕士。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内分泌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地级城市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委员,重庆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分会副会长,重庆市预防医学会糖尿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络病专委会常委,重庆市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专委会委员。重庆市卫计委第二批高端后备人才,中国糖尿病综合管理项目中青年学者,市司法鉴定人,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审稿专家。2015, 11月-2016, 10月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现任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内分泌/中西医结合科主任。

1992年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六年制)大学本科毕业。2001年取得重庆医科大学内分泌代谢专业硕士,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代谢性肥胖与糖尿病。硕士毕业论文《2型糖尿病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与肾病和胰岛素抵抗》获2001年度重庆医科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有30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和省市级专业杂志。其中《对氧磷酯酶-1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血小板左旋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意义》分别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重庆市非肠道病老年患者肠道菌群的状况分析与微生态状况研究》获得重庆市卫生局2009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选择性迷走神经阻断对心房纤颤影响的实验研究》获得重庆市卫生局2009年度科技成果三等奖。

2. 研究组成员

成员

姓名

性别

职称

GCP培训情况

组长

王红漫

主任医师

合格

研究医生

郑世霞

副主任医师

合格

研究医生

汪毅

主治医师

合格

研究护士

景良红

副主任护师

合格

研究护士

宋凤平

主管护师

合格

研究护士

曾艳丽

主管护师

合格

四、门诊量及出入院情况

年份

2013

2014

2015

门诊量(人次)

20580

24274

24712

入院人数(人次)

942

1046

1102

出院人数(人次)

989

1089

1085

五、科研情况

1. 承担科研项目

1) 重庆市非肠道病老年患者肠道菌群的状况分析与微生态状况研究,重庆市卫生局面上项目,2004.7-2009.7,3万元,结题。

2) 选择性迷走神经阻断对心房纤颤影响的实验研究,重庆市卫生局面上项目2005.8-2009.7,3万元,结题。

3) Sfrp5/PP2A/Akt信号通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重庆市科委前沿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一般项目,2014.10-至今,5万,在研。

4)芪海消瘿汤加减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重庆市卫生和计生委中医药科技项目,2014.10-至今,3万,在研。

3) 穴位贴敷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观察,重庆市卫生和计生委中医药科技项目,2015.10-至今,1万,在研。

2. 获奖情况

1) 2型糖尿病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与肾病和胰岛素抵抗,重庆医科大学优秀毕业论文,2010年度。

2) 重庆市非肠道病老年患者肠道菌群的状况分析与微生态状况研究,重庆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奖,2009年度。

3) 选择性迷走神经阻断对心房纤颤影响的实验研究,重庆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三等奖,2009年度。

3. 发表与药物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章

1) 王红漫,王文丽,付朝晖.等,老年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以及抗菌素和微生态制剂对其的影响,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8): 1101-1105

2) 王红漫.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18): 32-33

3) 王红漫,吕智,郑君仪.甘精胰岛素在老年重症患者血糖异常中的临床运用,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07(16): 1679-1680

4) 陈琼科,刘静,何梦莲. 芪夏消瘿汤加减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2014,23(4):623-624

5) 陈琼科,郑世霞,刘静.等,二仙汤加芪夏消瘿汤治疗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8): 1023-1027

6) 陈琼科,郑世霞,刘静.等,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浸润性突眼的临床研究,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5): 2057-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