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重庆市人民医院共成长”之三 杨晶:苦练新技能 实现新突破

党委办公室|2018-04-17 11:17:00



有爱心、耐心,爱学习,是许多患者、同行对重庆市人民医院江北院区内科护士杨晶的评价。今年已是她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第13个年头了。对于她而言,刚满两岁的市人民医院如同知己,它见证了她的成长,她也见证了它的两次大变革。


第一次变革是2012年3月,重庆市中山医院与原重庆市肺科医院合并,原市肺科医院成为中山医院江北院区。第二次变革是2016年3月,原中山医院的两个院区与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合并成立市人民医院。三个院区形成了优势互补,也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杨晶来说,更是一次不断挑战自我的机遇。


希望将老年专科知识应用到临床


市人民医院成立后,给各个科室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优势科室的老年科更是发展的重点,2016年5月,杨晶被医院推选参加重医附一院第五届老年专科护士培训。


专科护士,是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随着社会经济和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专科护士培训是护理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的项目涉及急救护理、手术室护理、糖尿病护理、血液透析、神经内科、老年护理、精神心理卫生等七个专业领域,但杨晶却选择了老年护理专科。


她说,我国人口正进入老龄化,因此老年护理是一个夕阳工程的朝阳产业。而且市人民医院的老年科是重庆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也是重庆市最知名的老年科,而自己在这之前掌握的都是大内科的基础知识,因此,她毅然地选择了老年专科这个专业,希望把新学习的专科知识更好地应用到临床护理中,为患者好好服务。


给实习生传授防治压疮知识


3个月后,杨晶顺利完成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计划,获得老年专科护士证书。回到医院后,杨晶对临床工作一腔热情,一如既往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目前老年病患者多存在营养、跌倒、压疮等方面的问题,比如在临床中,时常碰到因长期卧床而出现压力性损伤,也就是“压疮”的老年病患者。杨晶知道,防治压疮,其实只要运用braden压疮评分表,评估出病人的压疮风险,并运用相应的辅料,气垫床等就可防治压疮。比如braden压疮评分表,之前科室就有,但是部分护理人员不理解它在临床的实用意义;一些新型的敷料,医院也有,但是没有多少护理人员知晓如何选择应用,由于江北院区当时针对压疮的相关设备和治疗方法欠缺,于是,她主动请缨,申请购置相应的治疗辅料、在江北院区开展关于《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和《压力性损伤最新进展》的院内小讲座。


而且,杨晶在带教过程中发现,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无法满足现如今90后、00后的需求,利用微信群更能让护生掌握和应用临床知识,提高临床带教教学质量,激发护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严谨务实的收集相关带教资料后,她还写了一篇《微信群结合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在呼吸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的教学论文。今年3月,杨晶又参加了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师资培训班。


敢于做新探索努力突破自己


除了在临床上不断努力进取外,杨晶一直不断突破自己。2017年,杨晶申报了1项新技术——思乐扣在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应用,得到了许多人的称赞和认可。后来她还在院内申报了1项基金市级项目,虽然复审未通过,但并未打消她的积极性。


杨晶说,目前市人民医院江北院区诊治的肺结核病患者较多,如果出现感染抗酸杆菌的伤口,就难以痊愈,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她想在感染性伤口方面找到突破。虽然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较少,但她会努力克服一切困难。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位病人,用自己的行动和专业素养,赢得病人对我的信赖;帮助患者,并让患者知道自己在接受帮助。”杨晶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她愿成为一颗火种,为新医院的建设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