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百姓健康福祉 不忘初心关注民生-重庆市人民医院一周内记实

党委办公室|2017-03-27 13:05:00




正文内容如下:

医者说高明华

  重庆市人民医院的合并,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发展及我个人的影响都是有目共睹的。在这医院新生的第一年,我们科室“引凤筑巢”,引进韩德民院士成为重庆市眼耳鼻喉科医院名誉院长、重庆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首席科学家。韩院士及其团队充分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了科室医疗水平和影响力。

  科室攻坚克难,先后开展了鼻内镜下纤维血管瘤切除、鼻腔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等高难度手术。

  我们把帮助区县医院提高耳鼻咽喉学科医疗技术水平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将继续不断努力,力争把科室建设成为全国行业专科的品牌科室,让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优良的服务质量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陈灏

  作为心血管外科主任,这一年,我们心血管外科继续领跑着重庆的心血管微创手术方阵,创新了多种手术。我和同事们一起免费为数十名先心病患儿进行了手术,而且90%采用了先进的微创技术完成;为50多位贫困的心脏瓣膜患者争取到了慈善救助;为了病人早诊断和复查,可以跋山涉水去乡下;为了给大众科普医学知识,可以熬更守夜写资料。通过这一年的努力,拿到了“重庆市心血管外科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牌子,我们受到美国心胸外科协会基金资助赴美参会,筹办了第五届重庆市心血管病论坛、微创外科论坛。


隆晓涛

  医院成立一周年,是收获和进步的一年,科室成功开展导航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继续推进快速康复,应用动态双螺纹锁定和双反牵引微创新技术,使22岁胫骨骨折小伙术后3天便能下地行走。这一年,我们增强了自身能力的建设,坚持业务学习,严格执行术前、术后看片讨论,确保手术的安全和精准。这一年,我们提高了科室学术地位。获得7个国家级和市级学会任职,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四肢创伤实战专题讲座”。这一年,我先后到酉阳、荣昌、万州等地巡讲,将新的、实用的经验带给基层医生。

  医生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唯有努力进取,精益求精,方能做得更好。


廖璞

  重庆市人民医院合并这一年,带领检验科站上更高的平台,开阔了视野,也以更高的姿态收获累累硕果。

  这一年,科室获批重庆市检验医学临床研究中心,顺利通过ISO17043能力验证提供者监督和扩项现场评审,成为全国第四家获得认可的医学检验领域能力验证提供者。此外,科室还顺利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ISO15189认可,成为艾滋病确证实验室之一。

  这是发展的一年。科室不断涌入新鲜血液,以技术革新为着力点,仪器设备更新换代,新技术新项目多元开展,让科室朝着个体化、自动化的方向阔步前行,更好地满足临床需求。


张旭

  作为重庆市人民医院新院项目办负责人,为了实现两江新院2018年竣工,2019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的目标,我和项目建设团队负重前行,尽职尽责。一是从管理架构、人员组织到设计、施工单位确定我们都择优选取,并全程跟踪审计,为的是更合法、更合规办事,使建设新院更加优质高效。二是科学设计,采用高新技术,使医院建设定位及功能需求更加合理并与国际接轨。三是细化管理,严控质量安全。整个项目推行现场管理专业化,细节管理制度化,流程管理精细化;严把“安全关”,认真执行建设规范、工程施工“三检制”,严控工程质量,遵照进度目标,大力推进项目实施。


2016年3月25日

由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原市中山医院合并而成的重庆市人民医院正式挂牌成立,填补了重庆市没有省立医院的空白。市人民医院成立一年来,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的总体发展思路。医院全面健康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职工荣誉感、凝聚力和归宿感不断增强;患者满意度、社会知名度、综合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明显提升。

1

  资源整合


  一单通行,就医更方便


  如何实现“1+1>2”,实现整合的价值?重庆市人民医院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子。

  随着重庆市人民医院的挂牌成立,两家医院的医疗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现在市人民医院共有3个院区,原市三院称为“三院院区”,原市中山医院所属的2个院区分别称为“中山院区”和“江北院区”。

  对于患者来说,合并后的新医院最大的便利就在于,可以在3个院区实行一单通行。市人民医院成立后,患者无论在哪个院区就诊,都可以享受到3个院区的医疗资源。如遇到该院区没有的检查项,患者可以持责任医生开的检查单到其他院区完成检查,无需再次排队挂号、找寻医生。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加强院区之间的无缝对接,院方还安排了定时定点的穿梭车,患者预约后可免费乘坐。

除了快速整合3个院区医疗服务工作,市人民医院还在两江新区建设新医院。新院已于2015年开工建设,预计2018年竣工,2019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新院占地面积141亩,包括门诊(急诊)楼、住院楼、医技楼、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等,总床位1500张。

  新院将按照代表医院服务和医院管理的国际最高水平的(JCI)医疗服务标准进行建设;同期按照全新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建成以智慧医疗为核心内容,具有便捷、安全、畅通信息化支撑的“数字医院”。新医院基于温馨、贴心的医疗服务流程的前瞻性建筑设计充满人文关爱精神,建成后将大幅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群众就医更便利,体验感更好。

  学科建设


  栽种梧桐,引得院士来


  医院发展,学科建设是“牛鼻子”。

  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对外交流,全面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市人民医院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变态反应科(过敏科)、重庆市老年病防治研究所、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重庆市眼耳鼻咽喉科医院,重庆市心肺血管疾病医疗研究中心、骨伤骨病医疗中心等优势学科协同发力,全方位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医疗服务。2016年3月,重庆市科委首批授牌的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重庆市心血管外科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检验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到市人民医院。2016年6月,市人民医院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栽有梧桐树,凤凰翩翩来。2016年11月3日,市人民医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教授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聘请他担任重庆市眼耳鼻喉科医院名誉院长、重庆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首席科学家。韩德民院士的加盟,犹如锦上添花,必将掀开我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新篇章,推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快速发展,激发出市民更好的就医体验。

  此外,医院按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设有三大诊疗中心:心脏中心、骨科中心、呼吸中心,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展“医生围着病人转”的新型服务模式。中心由内科专家、外科专家、辅助科室专家围绕疾病协同诊疗,对疾病做出综合判断,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医院正运用成熟经验开始组建神经中心。

  业内专家认为,重庆人民医院在短短一年内,用“钉钉子”精神积小胜为大胜,实现了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甚至成功引进了院士,这是合并后学科高度融合,门类相得益彰,行成了良好的学科建设环境,养成了学科“孵化”的“肥沃土壤”,产生了“凤非梧而不栖”的社会效应。

  健康扶贫


  精准帮扶,仁心仁术送到家


  精准扶贫,是国家战略。

  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的工作方案》和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重庆市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2016-2020年)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升贫困县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医院对贫困县县级医院展开“一对一”帮扶行动,成效显著。

  巫溪县人民医院成为市人民医院2016年对口支援的重点对象之一。2016年6月30日由副院长周维康率队,相关科室负责人等一行7人,前往巫溪县人民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历时近10个小时,终于在下午6时到达巫溪县人民医院,随即展开对口帮扶对接工作。通过门诊坐诊、带教查房、手术示范、专题讲座、科研指导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全方位帮扶指导。

  2016年以来,医院麻醉科主任医师张双菊、妇产科医生吴琴、心内科主任医师梅霞等专家,分别参加了首批中国援助巴巴多斯医疗队、援藏医疗服务队、贵州公益行活动,开展义诊巡诊、健康教育、救助救治等帮扶行动,获当地群众好评。

  据了解,医院还与重庆36家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结成“医联体”。签约后,可实现技术共享,专家下沉。11位医生还取得社区医院的ID号,每周都有专家到相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老百姓不出家门就可享受到“三甲”医疗服务。2016年,社区医联体医院坐诊460余次,查房100余次,送医下乡20余次,足迹涵盖丰都、黔江、忠县、石柱、巫山、云阳、垫江、綦江、南川、涪陵、四川广安等地,与当地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开展技术指导及精准扶贫活动。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扶贫道路上的绊脚石,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们用仁心仁术之力除去绊脚石,在奔小康的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

  惠民行动


  真情救助,就医难得解决


  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看病累”等问题,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济贫救危彰显了公立医院的社会担当。

  2016年3月,医院成立之时,依托心脏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优势学科,医院拿出了500万元惠民基金,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成人风湿性心脏病、白内障手术、少儿眼科、嗓音功能、过敏反应方面的患者提供免费或优惠救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为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医院一直延续以往两所医院的惠民主题,除了已经开设的小儿先心救助 “护苗工程”等惠民措施会继续推进外,医院还将在心血管病防治、癌症早诊早治等国家重点领域,实施重大疾病救治等多个惠民措施。此外,医院还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院党委、团委的组织领导下,广泛开展义诊义检、导医服务、慰问困难家庭等社会公益活动,成为医院的一道靓丽风景。

  2016年10月11日,医院医务人员与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一道走进铁山坪爱心庄园,对该中心所有孩子实施“明天计划——脑瘫儿童的筛查”。医院愿意伸出援手帮助脑瘫患儿实现远离病痛、远离歧视、生活自理、接受教育、融入社会的梦想,早日重获健康人生。

  据了解,医院2010年开始与重庆市慈善总会等机构合作,共帮扶患者2000余人。仅2016年就收住慈善救助先心病患儿47人;慈善救助贫困风心患者49人;华厦爱心白内障慈善救助人120余人;与重庆市救助站合作,全年收治救助站病人175人;与重庆儿童救助基金会合作,“明天计划”项目共救助手术患者13人。

  战略目标


  六条路径,建设国家级区域医学中心

  医院力争通过六条路径(海外培训百人计划、设立创新基金孵化临床科研创新项目、高端专科医师培训、临床医学研究引进项目管理人PI制、医院运营精细化管理、全新医院信息化及智能医院建设),实现“十三五”时期及中长期发展的以下三个战略目标:

  ——新医院建成。即完成市人民医院新院一期建设,建设西南乃至全国一流的省级人民医院;确保建设工程能够在10年以后仍处于优势地位;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三级及以上水平,国际认证HIMSS6及以上水平。

  ——学科发展“220”目标。即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重庆市重点学科/专科20个;心血管外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老年病科、骨科、过敏反应科、检验科等学科优势凸显,在全国有较强影响力;力争通过国际质量和安全标准JCI。

  ——重庆市临床医学科学研究院建成。即增挂重庆市临床医学科学研究院牌子,促进资源高效整合,构建“政、产、学、研、医”五位一体的临床医学研究与创新发展体系。

  重庆市人民医院将坚持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用5年时间,将医院打造成为专业学科优势凸显、人才队伍结构合理、技术设备全市一流、综合管理精干高效、人文环境和谐向上,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家级区域医学中心。医院将认真履行人民医院为人民的使命和责任,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重庆市人民医院成立一周年纪实

  2016年1月28日,因在尼泊尔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我院顾敏医师、邝韶景医师被荣记个人三等功,付永昕医师、李颖护士、周航护士受嘉奖。


  2016年3月21日,重庆市科委首批授牌的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重庆市心血管外科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检验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到市人民医院。


  2016年3月25日,重庆市人民医院成立挂牌仪式在市文化宫内举行。


  2016年6月16日,市人民医院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6年8月25日,台湾著名医院绩效管理专家李维进教授来院举行关于医院绩效与成本管理的量化与标准主题讲座。


  2016年11月3日,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教授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聘任其担任重庆市耳鼻咽喉科医院名誉院长、重庆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首席科学家。


  2016年11月18日,院长杨庆军荣获中国医院协会2016年度优秀医院院长称号。


  2016年12月10日,重庆市人民医院被重庆市医院协会评选为2016年医院管理先进会员单位。


  2016年12月12日,韩德民院士来院召开院士论坛。


  2016年12月16日,医院召开第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


  2016年12月21日,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盛娅农对医院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2016年12月30日,医院召开第一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党委、纪委。


  2017年2月27日,美国JCI专家Kathy Reno通过远程视频会议的形式,对两江新院建设进行“问诊把脉”。文/汪奕 高俊雪 图片由重庆市人民医院提供


链接》》》 这些惠民措施一直在持续

(一)先心患儿医疗救助:凡0—14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可获得免费手术及救治。其他类型的复杂先心儿童,可在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定额报销70%的基础上获5000元左右资助。

(二)风心病医疗救助:重庆市人民医院在市慈善总会设立贫困风心病慈善救助基金,凡城乡低保户、因病致贫需实施手术的家庭特别困难的患者,到重庆市人民医院手术,给予8000-10000元的定向资金援助。

(三)白内障手术救助:对贫困白内障患者,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实施手术可申请慈善救助,每位资助500-1500元。